您當前位置:景德鎮(zhèn)市第三人民醫(yī)院 >> 健康教育 >> 瀏覽文章

【健康科普】嗓子總啞、異物感?這些日常用嗓誤區(qū)正在傷害你

時間:2025年06月26日信息來源:本站原創(chuàng)

  在社交軟件語音通話頻繁響起、線上會議接連不斷、直播帶貨熱潮不退的今天,嗓音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“交流利器”。但不知你是否留意過,說話時聲音沙啞像“破鑼”一般,喉嚨里總像卡著根頭發(fā),異物感如影隨形,這些惱人的癥狀可能正在提醒你:日常用嗓已陷入誤區(qū)。
 
【健康科普】嗓子總啞、異物感?這些日常用嗓誤區(qū)正在傷害你
 
  聲帶:人體最精密的發(fā)聲“樂器”
 
  市第三人民醫(yī)院耳鼻咽喉科醫(yī)師黃彪介紹,想要保護嗓子,首先要了解它的工作原理。在咽喉深處,兩片僅幾毫米厚的聲帶,堪稱人體最精密的“發(fā)聲琴弦”。當肺部呼出的氣流穿過聲帶間狹窄的縫隙,原本微微分開的聲帶會迅速靠攏并高頻振動,每秒可達100 - 1000次。這些振動產生的基礎音波,經過口腔、鼻腔、胸腔組成的“共鳴腔”修飾放大,最終形成清晰的語言或婉轉的歌聲。

  就像琴弦松緊影響音調高低,聲帶也能通過微妙的變化實現(xiàn)音域轉換。發(fā)出高音時,甲狀軟骨與勺狀軟骨協(xié)同作用,將聲帶拉長拉緊,加快振動頻率;而發(fā)出低音時,聲帶則變得松弛寬厚。這套精密系統(tǒng)雖強大,卻也異常脆弱——一次過度用嗓,就可能讓它“罷工”。
 
  六大用嗓誤區(qū),正在“摧毀”你的聲帶
 
  日常生活中,許多不經意的行為都在威脅聲帶健康。黃彪表示,在***飆高音、球賽現(xiàn)場吶喊助威,這些釋放情緒的方式看似暢快,實則是對聲帶的“暴力對待”。如某次搖滾音樂節(jié)現(xiàn)場監(jiān)測,觀眾區(qū)的音量在活動期間多次瞬時飆升至110分貝以上,遠超聲帶能承受的安全閾值。如此瞬間的高分貝沖擊,極易導致聲帶充血水腫,若長時間處于此類高音環(huán)境反復刺激聲帶,還會形成聲帶小結。
   
  聲帶持續(xù)振動超過60分鐘,表面黏膜就會出現(xiàn)細微破損;某知名主播曾因連續(xù)12小時直播帶貨,最終因聲帶息肉被迫暫停工作。此外,刻意模仿低沉的“磁性嗓音”,或是捏著嗓子說話,會迫使喉部肌肉異常收縮,讓聲帶始終處于緊繃狀態(tài)。
 
   一些被認為“護嗓”的行為,反而成了傷害聲帶的幫兇。頻繁清嗓子是最常見的誤區(qū)之一,這個動作會讓聲帶以高速碰撞,產生的沖擊力相當于正常說話時的5 - 8倍。長期如此,不僅會加重喉部炎癥,還可能導致聲帶組織增生。
   
  潤喉糖和涼茶也常被當作“護嗓神器”。市面上大部分潤喉糖含有薄荷醇、冰片等成分,雖然能帶來短暫清涼感,卻會對喉部黏膜產生持續(xù)刺激,甚至掩蓋病情。過度飲用涼茶,其中的寒涼成分還會損傷脾胃,影響身體對聲帶的滋養(yǎng)。此外,用耳語代替正常說話,表面上看是一種輕柔的方式,實則會讓聲帶以異常方式發(fā)聲,導致喉部肌肉過度緊張。
 
  黃彪表示,生活習慣對聲帶健康的影響同樣不可小覷。聲帶黏膜需要保持75%以上的濕度才能正常工作,當身體缺水時,聲帶表面黏液分泌減少,摩擦加劇,容易引發(fā)干咳、嘶啞。但喝錯水也有風險,飲用冰水會使喉部血管瞬間收縮,影響聲帶血液循環(huán)。
   
  飲食習慣也與嗓音健康息息相關。睡前吃夜宵,尤其是辛辣、油膩食物,會增加胃酸分泌,睡眠時平躺的姿勢更容易導致胃酸反流至咽喉,灼燒聲帶黏膜。甜食會促進痰液分泌,讓人總感覺喉嚨有異物。長時間待在干燥的空調房,或暴露在粉塵、二手煙環(huán)境中,會使喉嚨干癢,進而引發(fā)慢性炎癥。
 
  別忽視這些信號,科學護嗓有辦法

  黃彪提醒,身體發(fā)出的信號,一定要及時重視。感冒、咽喉炎發(fā)作期間,聲帶處于充血腫脹的脆弱狀態(tài),此時強行用嗓,就像讓受傷的運動員繼續(xù)高強度訓練,極易留下慢性損傷。而持續(xù)兩周以上的聲音嘶啞更需警惕,這可能是聲帶息肉、結節(jié)甚至惡性腫瘤的早期表現(xiàn)。在耳鼻喉科門診,約30%的聲帶息肉患者,初期癥狀都是長時間聲音嘶啞卻未重視。
   
  想要保護好聲音,科學的護嗓方法必不可少。飲食上,應遵循“三多三少”原則: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果蔬、富含蛋白質的魚類蛋類、溫潤滋補的銀耳雪梨;少吃過甜、過辣、過咸食物。用嗓前后15分鐘避免大量飲水,以免影響氣息穩(wěn)定;飯后至少間隔1小時再練聲,防止胃酸反流。

  呼吸方式也大有講究,盡量用鼻腔呼吸,鼻腔黏膜能溫暖、濕潤、過濾空氣,從而減少對喉部的刺激。對于教師、主播等職業(yè)用嗓人群,掌握科學發(fā)聲技巧至關重要。腹式呼吸法是基礎,練習時可平躺在床上,仔細感受腹部隨著呼吸節(jié)奏平穩(wěn)起伏,有意識地運用腹部力量來推動氣息發(fā)聲。而共鳴訓練能夠使聲音更加輕松且富有穿透力,練習時可嘗試持續(xù)穩(wěn)定地發(fā)“哼鳴”音,全神貫注地感受頭腔與胸腔產生的共鳴震動,從而更好地掌握科學發(fā)聲方法,有效保護嗓子。  

  景德鎮(zhèn)市第三人民醫(yī)院耳鼻咽喉科咨詢電話:0798—8412627

景德鎮(zhèn)市第三人民醫(yī)院微信公眾號二維碼

掃一掃
關注我們的微信號

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,日韩精品码在线一区,色窝窝播放视频在线观看,无码人妻精品在线视频